近期,媒體曝光了許多關于制造業著名企業紛紛宣布裁員的消息,這也讓很多人驚嘆制造業的寒冬是否來臨了,而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行業大批招人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。其實關于這種消息,網絡上從來都沒有斷絕過,而制造業目前發展的怎么樣,相信各位都是有目共睹的。對此小編只能說,企業裁員并不意味著制造業在走下坡路,同樣的,大批招人也并不意味著人工智能就一定會蒸蒸日上,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之路,好好走好自己的路,才是最重要的。
GE通用電氣電力能源部門裁員12000人,占該部門總人數18%;日本東芝,其在美國的核電項目巨虧,使東芝整體陷入資不抵債的狀況,面臨被東京證交所從主板市場降級除名的命運;德國西門子宣布裁員6900人,關閉兩家工廠。上述三家制造業名企的虧損和裁員,表面上看都是負面消息,然而從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來看,也不一定就全是不好的影響。
一直以來,制造業都被看作是勞動密集型行業,而隨著工業4.0的推進,這種趨勢正在逐漸變弱,我們可以發現,當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逐漸變高時,企業的用工人數就會逐漸變少。而企業裁員無非就是降低勞動力成本,據了解,通用此次裁員就是為了計劃節約10億美元的成本。而像通用這些老牌制造型企業都被貼上了傳統制造業的標簽,當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在制造業普遍應用之后,這個傳統兩個字就變成了高科技制造業了,情況可能就大不同了。
仔細想想近年來的紅利浪潮,首先是互聯網,興起一波電商,再下來是移動互聯網,O2O著實火了一把,這些都大部分是基于商業模式的創新。沒有新技術革命的推動,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會一直持續下去。自動化的不斷普及和人工智能的發展,一定會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,這是毋庸置疑的,用工人員的減少、工廠關閉,從某方面來看,也可以說是制造業效率的提升和自動化程度的提升。舉個例子,一個企業,以前每年生產1000臺設備,需要100個工人,5個廠房;而通過自動化設備的升級,每年同樣是生產1000臺設備,只需要50個人,3個廠房。這樣來看的話,你能說這個企業的發展陷入困境了嗎?其實并沒有,反而可以說這個企業的發展更加順利了。要說弊端的話,只能說減少用工會使部分人失去工作,但是對于制造業整體來說自動化升級卻是一個利好的發展方向。
所以,從整體來看,國內的制造業并沒有出現不好的趨勢,相反,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驅動下,國內制造業正在朝著高科技高智能的方向發展,制造業活力越發強勁。
2017年,我國的一些老牌制造業企業的表現都可圈可點,不管是華為還是沈機、格力、秦川機床等,都有一定的出彩之處。2018年,企業更注重于創新,而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人們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化。沒有創新、打價格戰的企業,可能會不斷被淘汰,要想在2018年的市場中分的一杯羹,企業還需努力。